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

越老越窮? 台灣年金縮水「活得越長領得越少」

退休生活要有品質,人和錢要鬥命長。千金散盡人還在,長命百歲可能變成一場噩夢。

年金,當作「退休後的薪水」,本來是「活得越久、領得越多」。現在台灣保險公司的年金醞釀要「減薪」,而且一砍就是兩成。如果把通貨膨脹算進去,現在供款,等到未來要領錢時,情況就是「活得越長、領得越少」,因為購買力越來越弱,越老越窮。 

            新生命表7月實施 年金保費漲、給付減

2012-2-24 經濟日報/記者李淑慧/台北報導

台灣人愈來愈長壽,金管會昨(23)日發布台灣壽險業第二回合年金生命表,預計從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。民眾已經購買的年金險保單,所領年金恐會縮水,縮水幅度最高達二成。
如果民眾購買的是即期年金險,相同保額之下,保費也會漲價,金管會指出,男性漲7%~20%;女性漲8%~24%。 市面上主要銷售的年金險,都是利率變動型年金。
壽險業者表示,利變年金商品如果現在還在累積期(繳費期),尚未開始領年金,只要開始領年金的時間落在今年7月1日以後,所領都會縮水,縮水幅度從7%~20%不等。
金管會指出,鑑於壽險業現行適用的年金生命表自86年頒布至今已15年,且該生命表的部分年齡死亡率,高於台灣地區簡易生命表,有重新檢討編製必要,因此請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依業界經驗檢討研究,編制第二回合年金生命表。壽險公司年金保單,都須以此計算費率以及給付。###















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

養老金不笨 兩岸理財對沖風險

退休就要變笨蛋嗎?在金融市場,養老基金經常被標籤為「笨蛋錢」(Stupid Money),看到以下這則台灣新聞,心有戚戚焉。
2012-2-17 聯合報
主要壽險公司最近主打「台幣躉繳養老險」保單,保戶先躉繳一筆保費,在7年後領回滿期金,滿期報酬率最高接近2%。
壽險業者表示,由於台幣躉繳險7月起保費要漲10%左右,上半年若有退休或儲蓄需求,可考慮先規劃。
2%正好呼應官方的的通膨數字,不過不失,但現實生活的物價漲幅豈只如此?兩岸三地,以台灣的通膨最低,養老固定收益產品的回報也相對低。香港的通膨率(2011年5.3%,2012年估計4%)與大陸看齊,市場上的退休金融產品保證回報達到6pa。

養老金投資,最大的原則是「保本」,然後是「保值」(購買力不會被通膨侵蝕)。港元遲早改與人民幣掛鉤,趁現在台幣匯率高,投資港元或人民幣年金保單,不失為穩健策略。一方面透過兩岸理財「分散風險」,另一方面也可以「對沖風險」,避免未來台幣兌人民幣貶值,退休金變得越來越薄。
(香港CFP陳雪慧)

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

養自己的未來 退休金自己管

台灣的退休金制度,是政府幫你管錢,但香港不同,自己的未來錢要自己管。歐豬政府虧掉老百姓的老本,這樣的事,生活在香港不必擔心。因為我的退休金是我的錢,不會放在港府的帳戶裡,讓她來幫我代操。

公園、老人、外傭,等到那天變成自己,現在的我如何養得起自己的未來?
周六早晨送兒子上興趣班,一路上和步履蹣跚、外傭攙扶的老人擦肩而過。看到這一幕:六星級豪華養老院,蜗居在高樓大廈間,牆身廣告標榜的竟然只是「獨立的高清電視、獨立洗手盆」這樣的陽春服務。
 
相較之下,住在台灣養老村的銀髮族當然舒服得多。無怪乎,身邊一些香港朋友,計畫未來到加拿大、澳洲退休。不時還有人問,想要移居寶島。

不過講到退休理財,台灣朋友聽說香港的強積金MPF制度後,反而高喊「我要到香港退休」

台灣的退休金制度,都是政府幫你管錢,但香港不同,自己的未來錢要自己管,政府只強制要求每個月扣款儲備,怎麼投資風險自負。

歐豬政府虧掉老百姓的老本,這樣的事,生活在香港不必擔心。因為我的退休金是我的錢,不會放在港府的帳戶裡,讓她來幫我代操。

曾幾何時香港人流行到廣東退休,如今因為人民幣升值,加上物價高漲,還有食品安全和醫療問題,對港人已不再吸引。
 
倒是香港新豪宅社區,會所、商場配套完善,和大陸連結的交通便利,吸引不少大陸新貴移民,來港退休。
 
無論選在哪裡退休,這些人凡走過香港,必留下「錢」跡。這裡資金進出自由,投資產品多元,退休金ATM,要領美元、人民幣、加元、澳幣...,任君選擇。(香港CFP認證理財規劃師陳雪慧)

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

把握人民幣商機 香港銀行開戶理財

$$理財報報$$

台灣金管會研擬開放大眾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,管道是經過香港銀行。一旦開放銀行可以在台灣為客戶開立香港銀行帳戶,透過網路,便可實現台港理財零距離。

現在台灣只有有錢人可以利用OBU帳戶,以公司名義跨海理財;個人,還需要親自飛一趟香港。

香港機場就有多家銀行馬上給你開戶,只要準備兩樣文件即可: 1.護照; 2.三個月內的住址證明(水電費單、銀行或信用卡月結單、保險單、電話單、稅單等)。

好野人的理財之道,知道門路,就這麼簡單。


 
2012-2-13 經濟日報╱記者邱金蘭/台北報導

金管會研擬兩階段開放本國銀行幫國人在香港、大陸等海外分行開戶,授信先放行,接著將開放財富管理業務,屆時國人不必出國就可直接投資人民幣計價商品,參與人民幣市場商機。

國內民眾目前只能透過投資基金間接投資大陸有價證券,但基金投資大陸部位最高不能超過總資產三成;民眾也能複委託及特定金錢信託投資香港人民幣債,但還不能買香港國企股(H股)、大陸有價證券,限制相當多。

金管會官員昨(12)日表示,考量國銀大陸分行業務需求,去年12月已發函開放國銀母行可幫客戶在大陸、香港等海外分行開戶、對保,但前提是為了借款,也就是此帳戶是為了授信需求,不能從事財管等其他業務。

公會收到這項函令後,函請金管會進一步開放辦理財管業務。銀行業者表示,一旦開放,國內民眾不必出國,就可以直接投資香港分行等海外分行各種人民幣計價商品,有助擴大銀行業務範圍。

為掌握人民幣市場商機,金管會去年陸續開放保險業、銀行業投資大陸地區有價證券,及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(OBU)承作人民幣業務,但因國內自然人不能在OBU開戶,國人完全無法受惠。

官員表示,開放國內的外匯指定分行(DBU)承作人民幣業務涉及兩岸須簽訂貨幣清算協議,變數較多,但國銀幫國人在海外分行開戶投資人民幣商品,只要金管會修改法令即可,時效較快。 #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