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

兩岸游牧族:「台中港人」陳雪慧

2010-4-2 旺報《台商周報》B8
陳雪慧的兒子有天和一群小朋友起爭執,堂哥說:「我們是中國人。」兒子說:「我們是台灣人。」還有小朋友說:「 不對,我們是香港人。」到底誰是對的?陳雪慧不想矇混過去,她覺得兒子應該知道這段歷史和時代故事,但一時也說不清楚,講不明白,想了想告訴兒子,不論是那裡人都要懂得「尊重人」。

陳雪慧政大新聞系畢業時還很懵懂,不知未來在那裡?於是很會念書又很會考試的她又念了台大社會所的碩士,畢業後她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了。正好碰上1995年台灣開放電子媒體的政策,香港TVB想在台灣開台,成立了TVBS,不過當時是要到香港工作,她毫不考慮地揮別家人與男友就到香港工作了。

對於二十多歲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孩來說,香港的五光十色很吸引她,就像初生之犢,跑兩岸三地新聞,坐上主播台一點也不辛苦,大概是表現得太好,很快的她又被派到北京當駐點記者,這又是個新嚐試,在北京看到以前歷史地理課本上的文史物件呈現在眼前,她再次眩暈,又被吸引。

在北京短暫的工作,讓她意猶未盡,因為要看得太多了,這時候的她開始不止對時事,對於事件背後具有什麼樣的意義,與來龍去脈都想有更深入的了解,就是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,讓她在1998年陸委會主辦的「兩岸暨大陸新聞報導獎」中獨得「電視大陸新聞類」首獎,她提出的作品是「前進大西南─南昆鐵路行」。

兒子教她講 標準廣東話
在跑電視新聞時是她最輝煌時期,跑過九七的香港回歸、辜汪會談等重要的近代史大事件之後,2000年阿扁上台,她也請調回台,這時兩岸新聞開始寂靜了8年,給她很多時間做自己的事,結婚生子。

和大學時代的香港僑生同學結婚,做了許多新聞系想做的事,她先後進了中國時報「大陸新聞中心」,成了該中心第一位女記者。又在網路新興時代進了「明日報」,也許是太新,當時民眾接受度不高,最後以關門收場,但對她日後赴港定居時有很大幫助;接著到「自由時報」編譯,當壹周刊到台灣發展時,她又進了調查報導中心,後來因為興趣又調至財金組當研究員,專做財經這一塊,打下了理財和金融證券的基礎,甚至投注整個心力鑽研。

她的事業像游牧民族,但學會逐水草而居,有新聞的嗅覺、靈活、機動,讓她到那裡都可以生存的很好。

成了高齡產婦之後,老公因為有了後代,開始起了思鄉情結,落葉歸根,全家打包移居香港,陳雪慧說:「到香港沒什麼不便,語文對我來說,在TVBS時期,就已有根基,只是腔調口音太重,說出來別人一聽就知道是外地來的。」

有外地口音,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也會吃點小虧,在街邊的店家買東西被誤認為是觀光客,遭海削一頓。吃了幾次虧之後,下定決心學好廣東話,但是從電視上學的有限,老公忙著工作,無暇仔細一字一句教導,真正矯正好她口音的是位小老師--兒子波基。

香港升學壓力 比台灣大

她帶著孩子到香港定居時,在家專職主婦,所以長子小波基吃奶吃到兩三歲,也許是吃母奶的關係,頭好壯壯,到入學年齡去考幼稚園一試就中,到學校沒多久就擺脫了「台灣粵語」口音,回家還會糾正媽媽的發音,讓她很快就進入情況,說得一口好粵語,和親戚朋友街坊鄰居打成一片。

所以陳雪慧建議:不論是移民那裡,都要先學會當地口音的語言,才不致被排外。而教導口音最好的老師是孩子,因為電視或街坊中有的人說話故意怪腔怪調,若不知道正確方法,可能會學錯,而孩子在學校有老師教,學到的東西比較正統,不易出錯。

到了香港才知道當地的升學壓力原來比台灣還要大,入學考是從小就要經歷的,到大學、研究所無一不考,而且考試還得一關一關的過,不是考一次就過得了關。

陳雪慧說:「在香港學得也比較雜,生活面的東西不少,就拿小波基來說,她在小學的家事課就學會做蛋糕、餅乾,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很可愛的名字『波基小廚』,現在年紀大了,已知大小分別,硬要大家叫他『波基大佬』。在他初生後,我為他做成長部格,這要感激在網路剛興起時所學,它記錄兒子的成長,將來沒什麼好傳給兒子的,但這一本難能可貴的生活記錄簿就是最好的禮物。」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wantdaily/0,5253,11052103x112010040200032,00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